當前位置
天津頻道 “六一”臨近,國外電商中母嬰用品紛紛打出各種優惠招牌,吸引家長為孩子購買禮物,催熱“海淘”旺季。不過,許多家長“海淘”時更多關注是否需繳納關稅,卻忽略了“海淘”商品種類也需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天津檢驗檢疫部門對此提醒家長,國內網購與“海淘”適用的法律法規不同,我國禁止攜帶、郵寄入境的物品共有16大類,選購國外商品郵寄回國時需先了解檢驗檢疫相關法律法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天津檢驗檢疫局數據顯示,僅今年1至4月,該局郵檢辦事處就從入境快件中截獲肉泥332批次重約170余千克,截獲酸奶和液體奶39批次重約200余千克。由于這些肉制品和奶制品都不符合我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中的相關規定,均被檢驗檢疫部門依法做了銷毀或退運處理。
海淘母嬰用品不再高枕無憂。據《青島日報》報道,網購進口兒童用品兩成是國貨回購,貼牌貨難辨。另據媒體報道稱,2014年全年杭州檢驗檢疫局檢出進不合格的出口嬰幼兒食品35批,暴露了不法商販以次充好、制假售假企圖魚目混珠的現象。一方面消費者因信息不對稱的原因,難以發現孰優孰劣,而另一方面,折射出的是監管部門把控不力,電商平臺自查不嚴的問題。同時,異國消費維權困難更是讓廣大家長維權艱辛不得不作罷。
如果要真正做到為孩子著想,當務之急是相關部門要對入境的母嬰產品嚴格管控、對銷售產品的平臺加強監管,當然電商平臺更需要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律性。而家長們也要慧眼識珠,理性消費。
海淘雖熱,質量卻非俱佳
關愛兒童成長是每個家庭的首要任務,所以兒童用品也是每個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奶粉業的負面事件,讓不少家長將消費目光轉向國外,選擇網購海外母嬰用品。奶粉、尿布、童車、孕期護膚品等是家長海淘行為的主要消費對象。
根據寧波口岸進出口兒童用品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寧波口岸進口一次性衛生用品、玩具、服裝等用品金額高達1485萬元美元,同比去年增長了近3倍。近期受到關稅下調和“六一”節日消費因素的影響,母嬰用品海淘更是創下新高。據調查,國內母嬰垂直電商蜜芽寶貝六一前后的訂單總量較平日增長了47%,高達70萬單。
然而這些進口商品的質量,實際上卻參差不齊。在前5個月的檢驗中,不合格產品的金額也達218萬美元。可以說,有部分不法商家正借著“海淘潮”將次品、假貨流入市場。在質檢結果中,中文標識不合格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進口產品的成分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行為也不容小覷。
監管不力,維權舉步維艱
盡管“互聯網+”的大環境讓國內的家長們得以放眼世界,樂此不疲地搜尋自己滿意的商品。但外國的月亮一定圓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不法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的鴻溝斂財,家長仍是難以100%購買到自己放心滿意的產品。
首先,從消費者方面出發,難以甄別產品質量是擺在眼前的難題。語言不通、對產品質檢標準、食品安全標準的不熟悉都會對選購商品產生影響。以嬰童食品為例,在杭州進口的嬰童用品中,食品的不合格率為最高,在不合格項目數的占比高達63%,檢出的問題中,食品添加劑超標等常見問題層出不窮,和理想中的外國食品印象相去甚遠。
其次,不少消費者為了方便,選擇在國內電商網站的海淘渠道中選購產品,但這也很難讓家長完全放心。電商平臺給不少海淘商家提供了銷售平臺,在享受流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卻沒有擔負起平臺監管的責任。
電商的海外采購進貨渠道以及電商的海外商品經銷權往往不透明,可能會造成國貨回購甚至制假售價的現象。近期青島檢驗檢疫部門抽取了5批40件樣品中,國貨回購的產品占樣品的20%,回購可能造成生產信息缺失,導致消費者對產品信息了解困難。除此之外,有部分商家是通過在海外超市零散購買,如果涉及消費維權,有可能會因為被判定為個人交易而維權困難。
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產品追溯難是海淘消費的通病,在海淘兒童用品中這一現象更是突出。此外,運費高昂、維權時溝通困難亦讓不少家長在維權時不得不忍氣吞聲,只能當做吃了啞巴虧。即便有心維權,也會由于貨源來自于海外商店零散購買,缺少必要的購物憑據,或者是運輸過程復雜造成貨物受損等不確定因素,讓消費者無奈作罷。
呵護母嬰,拒差品于國門之外
毋庸置疑,海淘在未來將會成為很多人的消費選擇,家長們會有更多的機會為孩子挑選外國產品。然而兒童在生理上的弱勢需要我們給予充分的關懷。當前海淘兒童產品良莠不齊的現象不容忽視,所以海淘電商應當保證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海淘商品涉及跨境貿易和網絡購物兩方面因素,所以有關部門和電商網站都應對此負起責任。一方面海關要把關產品的入境渠道,從根源上杜絕非正規渠道的產品輸出;檢驗檢疫部門則需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檢驗檢疫標準對入境產品加強管理。此外,工商部門需要出臺有關政策措施,明確對電商平臺銷售假冒偽劣兒童用品的行為進行處罰,同時消費者在遭遇消費糾紛時也能夠有據可依。
當然,監管部門通過行政手段來調控市場難免有所疏漏,電商網站提高自律性才能真正改變海淘市場的亂象。對于進貨渠道的選擇和對銷售國外產品的商戶都要加強監管,尤其是對于個體賣家,更應當監督其采購、交易行為趨于正規。同時也要保護消費者,對于消費者的售后維權要積極處理、協商,尋求成本更低的維權方法,不讓消費者因為維權貴、維權難而放棄,任由不法商家繼續銷售。
而消費者自然也需擦亮雙眼,保持理性的消費心態,在選擇兒童用品時將產品質量作為選擇的第一依據,而非盲目地迷信外國產品。海淘兒童產品優先考慮口碑好、售后流程完善的電商網站。對于不含中文標識的商品尤其提高警惕,避免因為信息不明確的情況下,“云里霧里”地就購買商品。同時,消費者與商家交易時要索取海外購物票據、物流運輸和線上交易的憑據,一旦權益遭到侵犯時,可以通過這些有效的證據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