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檢局開箱檢驗發現違規郵寄的盆景植物。
現狀調查
截獲郵寄違禁物大幅增長
來自北京國檢局的數字顯示,2016年,北京郵路口岸入境郵件總數為229913312件,其中入境EMS 快件為9483801件,入境包裹為3545610件,入境小包9161244件,入境信函、印刷品207410739件,入境跨境電子商務物品311918件。
2016年,北京國檢局郵件辦共截獲郵寄物4678批次,同比增長37.18%。截獲的物品包括活動物44批次,植物1907批次,動物產品1397批次,植物產品871批次,特殊物品121批次,其他禁止郵寄入境物90批次,工業品245批次,食品化妝品3批次。
時間向前推兩年。2014年,北京國檢局郵件共截獲郵寄物990批次。2015年,北京國檢局郵件辦共截獲郵寄物3410批次。
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開始,北京截獲郵件違禁品的增長趨勢明顯。2015年較2014年增長了244%;2016年較2015年增長了37.18%。
數字還顯示,首都國際機場空港口岸旅客攜帶禁止攜帶物近3年來年均近3萬批次,從中檢出有害生物年均達800批次。
發展趨勢
美容針成新型監管重點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無論是旅檢還是郵檢,植物和動物產品始終占截獲物的“主流”。另外,胎盤素針劑等含有人體組織等成分的美容針也成為新的監管重點。
郵檢方面,從截獲的禁止入境物情況看,2016年,郵寄入境的植物和動物產品兩類物品最多,分別為1907批次和1397批次,共占全部截獲物的70.63%,主要為多肉植物、肉腸和動物源性保健品。
北京國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開始,由于監管和宣傳普法力度加大,郵寄入境的活動物、植物有所減少。但隨著國際郵寄業務、電商、海淘的發展,郵寄物品更加快速、便捷,因此寄遞的動植物產品有增加趨勢,包括海參、燕窩、奶酪、肉腸等。2016年,更是截獲了74批次的胎盤素針劑,含有人體組織等成分的美容針也成為新的監管重點。
旅檢方面,旅客攜帶禁止攜帶物的種類主要集中為可食用的動植物產品,如水果、肉、蛋、奶等。近兩年,不斷截獲種子、苗木等植物繁殖材料、海參、燕窩、象牙、犀角等保健類、珍貴的動植物產品等旅客禁止攜帶物。
潛在風險
未經檢疫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
“違禁品”入境,究竟有多大風險?北京國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以違規入境的動植物為例,很多新型寵物都是具有毒性或危險性的生物,通過網購等途徑購自國外的各類新型寵物,其來源及健康狀況難以確定,飼養過程中可能對人類造成人身傷害,或引起某些疾病傳播。
另外,海淘的動植物里常有國內沒有或極少見的品種,一旦在我國境內定殖、擴散,也將給生態環境、農林牧漁業及民眾的健康等領域帶來極大安全隱患。相關負責人說,由于改變了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物種入侵甚至已逐漸成為導致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我國證實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物種已經超過520種,包括268種外來入侵植物和198種外來入侵動物。有關學術研究資料顯示,520種外來入侵物種僅13種就已經造成我國每年損失超過90億美元,外來有害生物防控形勢日趨嚴重。
“像大家熟知的美國白蛾、水葫蘆、巴西龜,都是外來生物入侵的典型案例。再比如19世紀40年代秘魯的晚疫病菌隨著馬鈴薯被引進愛爾蘭,以至愛爾蘭馬鈴薯大量死亡,減產一半,導致1845年大饑荒,20萬人死亡,150萬到200萬人逃荒”。
相關負責人表示,動植物產品以及含有人體組織等成分的美容針等,則存在來源和衛生狀況不明,未經檢驗檢疫部門監管,具有攜帶、傳播疫病疫情的風險,進入國內可能直接對公民身體健康造成威脅。該負責人建議,“這些被截留的動植物產品,比如海參、燕窩等食品保健品,大部分都是通過一般貿易途徑進入國內的,而這個途徑進境的商品,都是經過了檢驗檢疫部門監管的,其風險得到了控制,是可以放心購買的”。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