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包裹在倉庫里經歷了啥?
先是雙十一,緊接著又是黑五,剁手族的整個十一月都貢獻給了電商。我們熟悉了國內快遞的各種細節,那海淘的包裹在到我們手里之前都經歷過什么?今天我們就拿亞馬遜為例聊聊這個事兒。為了迎接席卷而來的訂單狂潮,這家零售巨頭準備好了從觸摸屏到機器人在內的十八般武藝,這些將幫著公司縮短臨時員工培訓的時間。之前,傳統倉庫臨時工培訓需要六周左右,而有了技術和機器加持,這個時間已經縮短到只要兩天。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讓包裹們更快的寄到客戶手中。

對亞馬遜這種擁有全球倉儲網店的公司來說,在忙季招臨時工的壓力來自很多方面:倉儲周轉率高需要人手,但美國現在不斷降低的失業率和持續提高的最低工資又迫使公司必須更加靈活機動才能吸引到這種季節性用工。(這種靈活性包括高效的培訓、彈性的新人制度,甚至比平時更高的時薪等。)今年,為因對消費高峰期,亞馬遜在美國本土的倉儲點就需要擴招40%的員工,大約12萬人。

這些臨時工的工作周期一般是六周到三個月,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在倉庫里駕駛升降機、挑選訂單以及運送打好包的盒子。(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他們,那些海淘的包裹可能要等很久才能發出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亞馬遜為新倉庫引入了一批“黑科技”,包括自動化技術、電子屏幕、掃描儀、機器人等。

我們一個個來看這些黑科技怎么幫我們快速拿到海淘包裹的。比如那個電子屏,亞馬遜新招來的人在第一天就能實操培訓了,他們會學習打包發貨,但教他們的卻是一個電子屏。這個屏幕能告訴他們多大的盒子適合什么樣的貨物,還能夠自動“吐”出長度剛剛好的打包膠帶。

這還不是厲害的,亞馬遜倉庫里最帥的要數那些機器人。在那里,你能看到很多個Wash(巨大的黃色機械臂),它們負責把貨物放到倉庫貨架各層。新員工只需要在這些忙碌的機械臂旁邊的隔層上學學安全知識就可以了。還有無數橙色的托盤大小的機器人在倉庫內忙活著,這些小家伙們跑的比人還快,帶著或滿或空的架子穿梭在不同守在不同位置的員工之間。

機器人的存在讓新舊倉庫里的工作變得截然不同。在舊倉庫里,員工必須記住貨物的位置編碼,跑來跑去地找。但在新倉庫里,機器人托著架子跑到員工面前,員工從架子上拿了貨物掃描一下,然后在閃爍的燈光指引下很容易就能把盒子歸位,接下來就等著發貨就行了。當然,新倉庫需要的員工人數依然比老倉庫多,但是因為新倉庫的吞吐量要大很多,需要員工來處理多了幾倍的訂單。

2016年,亞馬遜建造了26個新倉庫,把其在全球的倉庫總數提升到149個。電商購物狂潮下賺的盆滿缽滿的不止亞馬遜,沃爾瑪也在大約兩年間增加了10個新的電商中心,而這家連鎖商超原本就已擁有數十個小型電子商務、店鋪倉庫,還有80家直接向消費者出貨的店鋪。想象一下,以后這些地方工作的都是機器人,再看到收到手的海淘包裹,是不是會有不太一樣的感覺呢?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