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淘代購藏陷阱
前不久,上海警方搗毀了一個跨境售假團伙,一伙“80后”、“90后”的年輕人,利用網絡跨境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名品,幾年間,他們的“生意”從“小作坊”變身為“大公司”,每個月的平均銷售額達200萬元,累計涉案金額高達7億余元。
據介紹,這個賣假洋貨的犯罪團伙下設技術部、編輯部、客服部、推廣部等,可以說是架構清晰,分工明確。他們租用上海一家信息發展公司的服務器,在福建一個商務樓里開設、運營了200多個售假網站。犯罪團伙通過電子郵件、在線留言等方式獲取境外客戶訂單后,一面從廣東、福建組織假冒品牌箱包、手表、飾品等貨源,另一面通過快遞公司轉運到北上廣等地,再快遞至境外進行銷售。
犯罪嫌疑人繆某說,“我們賣LV的包,雷朋的眼鏡,耐克的鞋子,還有蒂凡尼。我們對客戶說,這是工廠次品,質量肯定沒問題。”而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國際名牌都是他們從廣東等地定制的山寨貨。
這些山寨品牌遠銷至美國、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雖然單個商品售價數千元不等,但都有十多倍的暴利。對方即便發現是假貨,團伙客服也早就準備了一套說辭。“如果有客戶質疑售假,我們會退10%或20%的款,因為是國際貨運,退來退去很麻煩,客人一般都會接受退款,然后不再投訴了。”繆某說。
事實上,不法分子仿冒名牌、以假亂真的案例層出不窮。其中,朋友圈代購也是銷售仿冒品的重災區。
被害人喬小姐就是一名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商品信息的微商,通過微博搜索,ID為“小馬法國代購”的買手映入她的眼簾。自稱在法國留學的犯罪嫌疑人趙某稱,可以在國外低價代購奢侈品,品種齊全。雙方達成長期合作意向的當晚,就有“客戶”聯系上了喬小姐,并支付了5000元的訂金,喬小姐隨即聯系了這名法國買手。
接下來的幾天,這名“客戶”不斷聯系喬小姐要求代購名牌鞋包并支付了相關訂金,喬小姐也陸續將訂單全款打給了這個號稱來自法國的買手。隨后,這名法國買手從此失聯,“客戶”同時也消失不見了,本想做幾筆大單子的喬小姐這才意識到自己踏入了別人布置的陷阱。
“嫌疑人當時用了三部手機,然后三個微信號,同時與被害人聯系,就好像是一個人唱雙簧,既當買家又當賣家。”辦理此案的民警王警官說。
網購假貨形成產業鏈
海外代購作為一種特殊的銷售模式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正品、低價是其成功的要素。然而,隨著網絡代購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為了分一杯羹,一些渾水摸魚、以次充好的假代購也悄然而生。
據了解,隨著人們對海外大品牌的喜愛,暗地里已催生出了一條仿制、宣傳、銷售、售后的一條龍完整灰色產業鏈。一些所謂的“正品”很多時候不過是“出國逛了一圈回來”的國產高仿品,甚至包括原單小票、發票上都能造假,令消費者防不勝防。
已在韓國3年的“80后”買手楊小姐告訴記者:“在知道中國有這么大的市場需求后,一些人開始在中國生產假貨,然后通過韓國海關送回韓國,再從韓國一些批發商那里批給中國不知情的代購”。
海外購物的小票一度曾被消費者認為是避免假貨的最佳憑證,但在買手楊小姐看來,海外購物小票并不是“避雷針”,即使擁有也不能確保所購商品百分之百是正品,“就我所知,現在買家賣家的對話都可以用機器制造出來,而像專柜小票這一類都會有人提供一條龍服務”。
上海市公安局網絡安全總隊總工程師瞿偉放也印證了楊小姐的揣測,他說:“在網絡犯罪中確實有一個產業鏈,從通過黑客手段盜取公民的賬號密碼,到網上銷售被盜取的密碼,然后到運用這些密碼來進行網絡詐騙,包括相應的配套的工具以及上面所說的小票造假等等,這些都是存在的”。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