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海關被稅一直是海淘族們心中的痛,但是這個痛又是無法割舍。RP好的沒有被稅的就是歡天喜地,放鞭炮慶祝。不幸被稅者就是破口怒罵,頓時覺得這個世界木有愛了。最近在被稅界中很流行一個說法,也不知道是誰開始傳的。轉運公司自己扮演海關來牟利。這個說法一出來,頓時很多被稅者跟隨。好像是終于找到多年來的答案。這個說到底存不存在。我這邊不敢下定論,但是有一個肯定的是只要是正規的公司,絕對不可能做這個的。凡是被稅的物品都是有海關的稅單,我們可以申請跟轉運公司拿。有單有據。不可能作假。這個只是時間的長久問題。還有一個海關在收取稅費的同時還會額外收取一些費用了,手續費。至于是多少,每個海關不一樣。大家要留意。
下面就給大家講一下被稅問題。
關稅是指國家授權海關對出入關境的貨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種稅。關稅的征稅是以關稅完稅價格(進口貨物以海關審定的成交價值為基礎的到岸價格)乘以稅率得到最終需要繳的關稅。
國家海關明文規定是:“個人郵寄物品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予以免征,超過50元的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
打個比方,例如運動鞋,完稅價格200元/件,稅率10%,稅額即為200×10%=20元,如果一次購買不超過2件的話,按完稅價格算,稅額不足50元,免征。而如果一次購買3件或以上的話,稅額超過50元,就有可能被抽檢交稅了。
這里很有趣,本來海關規定超過50元全部都要征稅的。但是這樣海關會忙瘋了,這樣就出現了抽檢這個詞。跟隨誕生的還有RP。這個抽檢的概率是在50%左右。可能大家覺得這個數字過高。無法接受。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知道,這個是國家在收,這個叫做稅收。國家的法律政策規定,偷稅漏稅是違法的。轉運公司只是負責貨物的運輸環節,海關清關,轉運公司是無法干預的。沒有哪個轉運公司可以抗衡國家。轉運公司也要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去執行。你以為轉運公司不肯把這個稅率降下來,我們可以想想,關于這個被稅給一個轉運公司帶來多大的影響,造成大量的客戶流失,他們為什么要因為這些稅費而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呢。其實公司的出現已經是weifa的了。這個話題我不多說了。
什么是完稅價格?
海關有一個《完稅價格表》,里面規定了每一種商品的完稅價格。清關時,通常按照完稅價格計算商品稅費,但對于實際價格超過完稅價格2倍或者低于完稅價格1/2的商品,按照實際價格乘以稅率計算稅費。
海關核價一般先按報關的價格,這個就是你預報是填的價格。如果覺得報關價格不屬實或者自己不熟悉的,有可能按照完稅價格表進行核價,比如衣服300元一件,鞋子200元一雙等。如果覺得核稅的價格高,你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折扣品怎么計價?比如我購物的衣服包包,不屬奢侈品類的,當然是折扣品,購物單上是折扣品的價格,吊牌上有原價,這個按照什么計稅?
需要注意的是,交稅標準與折扣價無關,除非有實質性的證明(比如隨貨單據)能夠證明它的完稅價格是定價的2倍,可以申請重新核定。
哪些東西比較容易被稅?
因為完稅價格或稅率較高,下面幾類商品比較容易被稅:高檔包包、手表、洗護用品、電子產品、化妝品、奶粉等。
普通渠道跟郵政渠道
普通渠道都是轉運公司跟清關公司合作的,固定的清關港口,目前好像沒有那個轉運公司是自己清關的,強大如順豐都不行。這種渠道的被稅機率比較高,而且是時效比較久,而且限制很大,所以你會看到很多轉運公司都會區分A,B,C,D口岸來針對不同的物品,其實本質都一樣的。
郵政渠道,萬國郵政聯盟,一個很高大上的聯盟,都是目的地清關。不用經過清關公司。目前知道的有美國郵政USPS,轉運四方的新加坡郵政(speedpost),郵政渠道的優點,時效快,清關快,被稅的機率小,限制小。缺點就是貴,尼瑪的貴。這個世界就是一分錢一分貨。這里給一個小貼士,郵政渠道在15磅以下的包裹被稅更加的低。
很多人都在問用什么轉運公司?我覺得這個問題問了跟沒問一個樣。為什么呢?因為這個世界都是對立,有正就有反,蘋果手機那么的牛,還不是有一大堆人在噴。可能今天這個人用的這家轉運公司很好,而且沒有被稅,但是第二個人用了就坑了,然后你的問題也提出來了。你覺得你能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嗎?這樣只會照成你更加的猶豫,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該選什么轉運公司。而我的建議是,自己綜合自身的情況來選擇。你要轉運什么,你出的起多少運費,你的這個包裹急不急等等這些因素來做判定。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分錢一分貨,沒有便宜的運費,但是轉運速度特別快的公司。
銘宣海淘網注冊鏈接:點擊進入注冊頁面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