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這些趨勢的國際旅游業以及零售業,一直以來都在為持續增長的需求制定針對中國旅客的完整策略。如今大多數的目的地都在互相競爭,以爭取同時給旅游業以及附帶的消費意識帶來影響。
中國的國慶黃金周假期從十月一日起到十月七日,是中國旅客記錄繼春節假期以后的另一個里程碑。
根據這個現狀,Digital Luxury Group 與 simplyBrand 共同分析了新浪微博、微信與大型旅游網站例如攜程、去哪兒和途牛網上的網絡熱點,揭露中國游客到底在網上談論什么話題。
通過分析超過83,721條發布在網絡上的自發信息,發現了一下這些值得關注的點:
1.韓國和日本In,香港Out
這個我們觀察到的趨勢被社交媒體上的評論證明了。香港甚至沒有登上被談論最多的目的地之Top5:

韓國和日本成為短途旅行以及最受歡迎目的地的贏家。它們能夠贏過香港是是因為它們都能夠提供比吸引人的零售價格更多的東西。
日本有著自己的歷史與文化;韓國在娛樂業、美妝和其他方面都非常吸引追逐潮流的中國;泰國有它自己的海灘和廟宇;臺灣有自然景觀和街邊小吃——這些都使得目的地們可以給中國旅客提供很多東西。
香港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聲譽更多在于“奧特萊斯購物”,而香港旅游董事會也正在考慮是否希望讓尋找奢侈品的微富中國游客回到香港。
2.奢侈品購物仍是旅行活動的重心
當經驗旅行的需求正在成長的同時,購物仍然是重中之重,幾個對于旅行討論的監控給出了證據。事實上,調查輿論的其中8%直接提到了具體的奢侈品牌。被討論最多的品牌是大品牌們:路易威登(21%)位列第一、其他依次是香奈兒(6%)、阿瑪尼 Giorgio Armani、Prada和古馳 Gucci。

進一步地根據時間段分析這些品牌的動向細節可以得出,贏家們在夏季的月份都非常的活躍,即使這個時間通常被零售商認為是“淡季”。
舉例說明,路易威登與幾個人氣極高的明星合作(如范冰冰和井柏然)來推廣LV旅行箱,帶來了大量的社會熱點。
3.一線城市仍是重點,但市場更加細分
15%提到海外行程的大眾來自于廣東地區,位于所有地區之中的首位,接下來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除此以外,超過一半以上在網上討論夏季旅行的網友年齡分布在21到30歲。這個結果并不令人感到驚訝,因為社交媒體的使用者大多比較年輕,也表明了海外旅行并不是成熟受眾的專屬,并且這一部分的消費力已經存在了。


類似浙江和江蘇這樣的省份有著與臨近城市上海差不多的份額,再一次證明了江浙地區不再是二線,而正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4.輕奢大于重奢
提到最多的產品首先是美妝,其次有包、手表,然后是珠寶。
在美妝類型里,17%的討論有關香水,這個分層在過去從沒有在中國市場引起過共鳴。這個結果清楚的表明了中國消費者“國際化”的增長,同時也與美妝品牌正確的傳播有關。

報告圖表證實了中國旅客與他們在歐洲和美國的同伴變得越來越相似。旅客們現在在考慮更多的目的地,而且他們的期望也已經改變了。
奢侈品牌的市場日歷著重支持本地零售,而前文的分析也表明:那之中的佼佼者是這些不懼怕在中國投資來支持自己零售表現的公司。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