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澳FTA生效后,澳洲美食進口關稅將普遍降低,這簡直是國內“饕餮客”的一大福音。 澳大利亞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牛肉進口來源國,目前澳洲牛肉15%的平均關稅將在10年內降至零;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在內的乳制品將在4年內免關稅進入中國;5年過渡期后,葡萄酒平均稅率將從目前的34.7%降為零。
中澳自貿協定生效之后,對于雙方的優勢產業都是一個良機。比如中國制造的家電、服裝等產品的競爭力會更強。同樣,澳洲所產的奶粉也將以“洋奶粉”的面目而登堂入室,不斷蠶食國內的奶粉市場份額,并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價格和品質都不如洋奶粉的國前奶粉,日子恐怕將會更加難過。
出現一系列的質量安全事故之后,國產奶的口碑已然下降至冰點。本著“提高標準就要殺牛”的態度,質量和安全標準每況愈下的情況下,逆境中生存的國產奶錯過了太多的機會。正如很多人所說,國產奶其實從來都不缺自強的機會,只是缺乏生存的憂患意識,缺乏一種自強自立的鈣質。

當大量消費者冒著風險到澳洲去搶購,當澳洲因為內地客搶購太厲害而被迫進行限購,此進國產奶企才預感到了機會的來臨,只是這種機會的基礎似乎太過脆弱。
有了較高的關稅作為保護門檻,國產奶粉還保留著相對性優勢。不過,隨著零關稅時代的到來,這種最后的優勢也會蕩然無存,數量巨大的國產奶企靠什么去競爭,這才是當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的保護主義意識,導致國產奶行業整體水平不高,尤其為了維護奶農小散亂的利益而降低標準,使得國產奶不但存在事實上的性價比不足,也無以通過標準提升而贏得消費者的“價值認同”。哪怕是洋奶粉同樣出現了質量問題,然而國產奶行業依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不但沒有轉危為安反倒是步入后塵,不斷的重復著“過去的故事”。于是在相互的比拼之中,頹勢未減反倒日益滑落。
關稅為零之后,意味著不用出國也可以購到正宗的洋奶粉,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福音,但對奶企來說無疑是種惡夢。在現在還有關稅保護的情況下,國產奶業已日漸式微,市場份額在不斷的縮小,那么當沒有了束縛的洋奶粉蜂擁而至,國產奶粉靠什么來進行抵抗,又憑什么去與具有高度消費認同的洋奶粉競爭?
國產奶粉如何自強,離不開自律與自為。對于監督者來說,還應擯棄之前保護式態度,變保護式縱容為嚴管式保護,不斷提高奶粉的安全標準,通過行政手段去引導市場的合理整合,讓國產奶業在陣痛中去實現蛻變,并最終以新的姿態去面對消費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