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網絡星期一呢?英文是Cyber Monday。Cyber一詞源于希臘語Kubernetes,意為舵手。美國應用數學家Norbert Wiener提出了“控制論(cybernetics)”,同名書籍一時風靡全世界。“網絡星期一”一詞是這出典在網上可以查到是2005年開始興起的,形容度過了感恩節假期的人們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會試圖在網絡上購買禮物來回饋節日期間的家人和朋友。
該詞由全美零售商聯合會下屬的Shop.org網站首創,因為美國商家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感恩節過后的周一上網購物。因此,在感恩節過后的第一個星期一是各大在線零售商競相爭奪客戶的最瘋狂時期,也引發了一輪購物熱潮。
換句話說,“黑色星期五”,是一年中買東西最便宜的一天,所有的商場都打折。而網絡購物公司則把他們的“黑色星期五”延遲到下周一,他們把這一天稱為“網絡星期一”。
但是,現在的黑色星期五已經不僅僅是商店內的大銷售,各商店的網站也同時進行。那么“網絡星期一”還是否有意義呢?它和黑色星期五的區別又在哪兒呢?
意義肯定有,因為需要“網絡星期一”血拼的人很多。據美國一項的研究調查指出,所有的受訪者有52%表示,他們計劃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購物,但卻有55%消費者計劃在網絡星期一購物。其中,男性是50%,而女性更活躍,百分之60%的女性有打算到星期一去網上購物。
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在內容上差不多,雖然傳統的網絡星期一強調了電子產品的交易,但近年來也地銷售范圍也變寬了,但形式上是有所不同的。網絡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五還有來自廣告宣傳的區別,黑色星期五,商家們在幾星期之前就拉開了廣告戰,而網絡星期一卻很少有事先的廣告。
據調查還發現,網絡星期一購物的消費者,比黑色星期五的要成熟理性,只有64%的黑色星期五購買者表示會在購物前進行研究,和網絡星期一購物者83%的受訪者表示會在研究后下手的,兩者的比例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可能和黑色星期五還包括商店購買有關,因為比較研究起來不容易,而網上只要輕易地敲幾下鍵盤,就可以對比某個貨品,一清二楚。
不管怎么說,從黑色星期五開始,美國就進入了消費狂歡季節,尤其是購買圣誕禮物,是最能讓大家興奮的。美國人的圣誕禮品單,每家可以從夏季就開始制定,長長的,因為每一個人會得到幾份禮物,有你需要的,也有你想要的,每一個人都期待在打開圣誕樹下堆積的禮物會有驚喜的發現。
1.海淘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海淘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海淘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海淘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海淘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